巴勒斯坦以色列和谈在北京召开

2013年06月19日03:42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杨静婕】“联合国支持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国际会议”18日和19日在北京召开。对于中国的“主持人”身份,西方媒体均解读为“正在崛起的中国更加深入介入中东事务”。上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后脚访问北京,中国斡旋巴以问题的努力引发国际关注。法新社18日评论称,中国正在改变以往“不插手中东问题”的立场,明确表示支持两国方案解决以巴冲突,支持巴勒斯坦获得完全的联合国成员国身份。

  来自40多个国家、有关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专家学者150多人与会。18日的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助理秘书长塔兰科发出要求国际社会重视巴以问题的呼吁:“未来几周将是关键,我必须强调,错失此次难得机会的巨大风险。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塔兰科表示,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使2013年成为对巴以和平与整个区域和平有积极意义的一年。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法新社18日称,参加会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代表、巴勒斯坦人民党总书记萨利希表示,中国可以在中东问题上发挥“特殊作用”。萨利希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因为美国调解巴以冲突失败,中国应该加入有关这一问题的四方会议中。

  “寻求外交影响力,中国主持中东和平论坛”,美联社1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会议不期待出现任何实质性成果,但会议本身显现出中国试图在中东各国寻求平衡的努力: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国事业,严重依赖沙特等国的石油,还希望获得以色列从准军事训练到农业灌溉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出口。”报道称,2009年,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中东问题,并试图同该地区大多数主流政治力量保持接触,而避免卷入对话。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对该策略的成效甚为满意,既达到了提高外交影响力的目的,也避免疏远任何一方。以色列海法大学中国学者Shichor分析说,北京主持此次联合国会议可能是对阿拉伯国家的回应,阿拉伯国家希望中国在巴以冲突中抗衡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他说,尽管如此,中国仍希望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扛大梁”。

  中国中东特使吴思科18日在会议期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认为中国要取代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是“零和思维,与事实不符”,“中国既无力也无意愿排除别人,而是采取相反的形成合力”。他表示,因为中东问题太过复杂,尽管美国在中东事务中起主导性作用,但凭一己之力也没法解决,“中国与美国在中东问题上有很多利益交汇点,中东问题是中美战略对话中的一部分”。

(原标题:中国主持巴以和谈引关注 外媒称寻求外交影响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体育基德出任篮网主帅 冠军决定麦蒂是否退役
  • 娱乐郭靖母亲饰演者苏杏璇去世 曾获金像奖
  • 财经市长们谈4万亿地方债:5年能加倍赚回来
  • 科技中国男子因盗版在美获刑12年
  • 博客宋英杰: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
  • 读书闻所未闻赶尸惊魂传奇:赶尸客栈
  •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查分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